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厦门工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关键要点抢先看(九)

发布者:陈龙华发布时间:2025-07-02浏览次数:10


关键要点

抢先观看!


厦门工学院

本科教育教学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九)



在上期中,我们沿着两条主线系统梳理了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点:一方面,深入剖析分类评估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全流程评估工作机制,展现科学评估体系如何为教育质量把关;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追溯“五自”质量文化的内涵根源,并围绕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观念,探讨具体实践路径。这场评估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全面检视,更像是点燃教育创新的火种,推动教学模式向更高水平迭代升级。

站在全新发展阶段,我校将以审核评估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工作重心转向挖掘本科教育的深层潜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期内容,我们将聚焦新一轮审核评估在评估方式、实施策略上的革新之处,深度解读“八个首先”理念的核心要义,并结合“十馆、十园、十二坊”的特色改革规划,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实践路径,寻找更具创新性的发展方向。




01

第一部分:

审核评估基本知识


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方式方法上有哪些创新?

新一轮审核评估创新评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评估流程、实现一校一案、强化多元评价、落实减负增效。

一是增加线上评估环节,优化评估流程。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行线上与入校评估“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线上评估考察优势,“做全做深”线上评估、“做准做实”入校评估,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相结合,让评估流程“优起来”。

二是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一校一案。“两类四种”评估方案中,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弹性设置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兜底线、促特色,尊重学校自主选择权和专家专业裁量权,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实现一校一案,让组织实施选择权“落下来”。

三是注重常态化资源运用,落实减负增效。深挖常态监测数据,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数据平台”)和年度就业质量数据生成数据报告;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免于评价考察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多措并举避免重复工作,让评估负担“减下来”。

四是丰富评估视角,强化多元评价。构建了“1+3+3”校内外多维立体综合评价方案,分别从常态资源、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元多维视角进行评价,让评价体系“立起来”。


02 

第二部分:

审核评估热词解读



八个首先


领导注意力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和教学工具首先满足本科需要,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在本科确立。


十馆、十园、十二坊


“十馆”:图书馆、音乐馆、教育博物馆、教育信息文化馆、射艺馆、科技文化馆、马拉松博物馆、工程文化馆、校史馆、体育文化馆;

“十园”:至未园、卓尔园、天工园、天鹭园、百树园、同舟园、校友园、问津园、汲善园、栖仁园;

“十二坊”(实践创作基地):工程技术实训操作坊、创新创业众客坊、智能制造与信息创作坊、人工智能创作坊、建筑设计创作坊、数字商管创作坊、艺术设计创作坊、工业设计创作坊、文化创意创作坊、教育文化创作坊、新质工业创作坊、非遗艺术创作坊。


这些饱含集体智慧结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策略,犹如精准的导航灯塔,为我校重塑教学管理模式、深耕内涵式发展之路指明方向。依托科学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指引,结合实践方法论的强操作性保障,我们以十足的底气筑牢人才培养根基,全力构建优质育人生态。

展望未来,学校锚定“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目标,深度融合专业能力培养与道德品格塑造,将以更稳健的姿态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将勇立潮头、砥砺前行,奋力书写属于我校的辉煌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