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学生工作
位置: 厦门工学院 >首页  学生工作

榜样领航丨2025届优秀毕业生风采展(五)

作者:李晓瑾 来源: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更新时间:2025/7/16 10:06:51 浏览次数:11


他们用勤奋书写青春,用拼搏铸就梦想。作为2025届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个领域表现突出,展现厦工建土学子的卓越风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个人简介

杨潘妮,女,汉族,出生于2002年9月,中共预备党员,厦门工学院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

获奖情况

1.2021年10月厦门工学院“国庆杯”体育联赛女子气排球比赛冠军;

2.2021年11月厦门工学院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学生女子组4*100米比赛中荣获第五名;

3.2022年4月“甘洒热血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

4.2022年4月第27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校赛三等奖;

5.2022年6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二等奖;

6.2022年8月第十二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竞赛省级铜奖;

7.2022年11月2021-2022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8.2023年3月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厦门工学院赛区选拔赛三等奖;

9.2023年3月2022年度厦门工学院十大自律之星;

10.2023年5月第五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银奖(神鸟逐日 花开旌城);

11.2023年5月第五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塔);

12.2023年5月优秀学生干部;

13.2023年5月“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校赛三等奖;

14.2023年6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一等奖;

15.2023年6月厦门工学院“奥创杯”第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一等奖;

16.2023年8月磁灶镇大学生古建微景竞赛优胜奖;

17.2023年11月2022-202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18.2023年11月厦门工学院“学习党的二十大,谱写时代新华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19.2023 年11月第二届集美区“聚美才·赢名企”竞聘大赛优秀奖;

20.2023 年11月香港当代设计奖银奖(嶝峰);

21.2023 年11月香港当代设计奖银奖(蓉城花境);

22.2023 年11月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天涯共此时);

23.2024年3月厦门工学院最美学生;

24.2024年3月厦门工学院先进班级;

25.2024年5月优秀学生干部;

26.2024年6月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

27.2024年6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三等奖;

28.2024年8月第12届未来设计师 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

29.2024年12月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30.2025年3月厦门工学院先进班级;

31.2025年3月厦门工学院优秀学生。

寄语

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我始终在逐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从制定一个个小目标到全力奔赴远方的星辰大海,每一步都凝结着坚持的力量。在这段旅程中,我幸运地遇见了循循善诱的师长和志同道合的挚友,我们曾在深夜的自习室里为一道难题热烈探讨,也曾在团队项目中携手跨越重重关卡,当看到成果绽放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甘甜的喜悦。

在此,想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感悟:

记得汪曾祺先生说过:“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 生活或许不会永远晴空万里,但那些藏在风雨后的温暖与美好,恰是我们勇敢前行的意义。就像破土而出的幼苗总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在成长中也难免会遇到迷茫与挑战,但请相信,每一次与困难的交锋,都是蜕变成更好自己的契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无论目标看似多么遥不可及,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向前,终能抵达心之所向的远方。那些清晨的朗朗书声、深夜的点点灯火,终会汇聚成照亮梦想的星河。

愿你们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在跌跌撞撞中不断成长,在摸爬滚打中勇敢担当。乾坤未定,你我皆可执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愿每一份努力都不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能绽放光芒!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个人简介

熊强恩,女,汉族,出生于2002年07月,群众,厦门工学院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     

获奖情况

1.2022-2023厦门工学院三等奖学金;

2.2023-2024厦门工学院三等奖学金;

3.2024年4月厦门工学院第十一届结构大赛暨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校内选拔赛三等奖;

4.2023-2024学年厦门工学院优秀学生。

寄语

大学短短四年,我们却可以做很多事。希望你把握当下,不负热爱,不留遗憾。希望你认识自己,也不忘探索这个世界。希望你,非常勇敢地,去迎接一切的可能性,去拼搏,去受伤,去成长。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走的每一步,原来都有意义。愿你们永远有勇气放下和拿起,永远忠于自己。


图片
图片

03

图片

个人简介

张奥绚,女,汉族,出生于2002年7月,中共预备党员,厦门工学院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2020级建筑学专业学生。

获奖情况

1.2024年6月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赛一等奖;

2.2024年5月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省赛一等奖 ;  

3.2024年5月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省赛三等奖;

4.2024年5月4日“优秀青年志愿者”;

5.2023-2024学年“优秀学生”;

6.2023-2024学年厦门工学院一等奖学金;

7.2023年11月第五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引山入层,落谷为园》;

8.2023年11月第五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呼隙——回归田园的高层城市空间》;

9.2023年9月“乌塘不夜城”墙绘项目优秀志愿者;

10.2023年7月第二届大学生可持续设计大赛入围奖;

11.2023年8月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12.2023年中英创意大赛《因思筑舟·谐以共渡》优秀奖;

13.英创意大赛《湾厝》优秀奖;

14.2022-2023学年“优秀学生干部”。

寄语

过去的四年,我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同时我也积极投身学校的社团活动,在挫折与失败中成长,在喜悦与成就中前行。在此,我想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1. 保持规律作息,培养至少一项兴趣爱好,运动、阅读、艺术创作都能为生活增添色彩。珍惜与同学、师长的情谊,学会包容与合作。

2. 勇敢尝试班委、学生会等岗位,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锻炼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遇到困难别气馁,每一次挑战都是提升自我的机会。

最后,大学是探索自我、追逐梦想的黄金时期,愿你们大胆尝试、勇敢前行,不负韶华,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图片
图片

04

图片

个人简介

朱晓雯,女,汉族,出生于2003年2月,共青团员,厦门工学院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  

获奖情况

1.2022年4月“奥凯杯”福建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技能大赛三等奖;

2.2022年9月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志愿者荣誉证书;

3.2022年10月“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校级三等奖;

4.2023年5月“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5.2023年5月“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6.2023年9月2023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志愿者荣誉证书;

7.2023年9月厦门工学院第十届结构大赛二等奖;

8.2023年9月厦门工学院第三届房地产策划大赛二等奖;

9.2023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全国一等奖;

10.2022-202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11.2024年3月厦门工学院优秀学生;

12.2024年5月“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13.2024年5月“星级志愿者”荣誉称号;

14.2024年5月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一等奖;

15.2024年6月第七届“建模大师杯”全国建筑信息模型建模大赛优秀奖;

16.2024年6月厦门工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二等奖;

17.2024年8月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福建赛区二等奖;

18.2023-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19.2024年10月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全国二等奖;

20.2025年3月厦门工学院优秀学生。

寄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苏轼笔下的豁达,也应成为我们面对大学生活的态度。未来的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荆棘和坎坷,但不要害怕,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就像野百合和野蔷薇,即使生长在荒野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一念既出,万山无阻。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找准方向,不断摸索,勇敢地抓住每一次机会,制定目标,勇往直前,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去见世界的每一面。



编辑 | 余丰惠

校对 | 王玮 

审核 | 郑文聪

复审 | 陈春红、林玉梅

终审 | 陈平民、李晓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