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暑期社会实践⑦|旧塑焕新续绿意,义展渔光绽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11

  714日,厦门工学院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渔光同行” 实践队继续循着“三色绘乡韵” 的实践脉络,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继续以 “绿色环保” 为核心,在这里铺开新一天的实践画卷。以旧塑换蔬传递减塑理念、旧塑焕新激活循环创意、“光合新生”义展凝聚护生态共识,让青春力量在持续的守护中为渔村环境改善注入新动能。


实践队队员活动合影


01 旧塑换蔬传绿意,减塑共识进渔村


清晨的潮汐市场里,“渔光同行”实践队员们怀揣着守护生态的初心,将绿植、鸡蛋与亲手制作的澳角主题文创(明信片、种子纸、钥匙扣等)整齐摆放在桌子上。“大伯大婶,来看看呀!家里有塑料瓶、纸皮的话,能换绿植、鸡蛋和周边文创啦!”,“旧塑换蔬”活动在实践队员热情声音里正式开始。兑换点旁,新制作的“旧塑换蔬”横幅在晨光中舒展,让“减塑护生态”的理念伴着市集的烟火气,一点点融进村民的日常里。


实践队员布置“旧塑换蔬”摊位


澳角村村民们带着塑料瓶、纸皮纸箱、玻璃瓶前来,队员们一边细致分类回收,一边笑着讲解:“这些旧物件回收后我们会做一些塑料立构作品,减少污染,就像给村子的环境‘减负’呢!”。一位老人路过摊位,听队员们讲清“旧塑换蔬”的活动后,赶紧掏出电话打给女儿:“快把家里攒的塑料瓶、纸箱都带来潮汐市场。这里拿这些能换鸡蛋、绿植呢!”。这场热闹的“旧塑换蔬”活动,让绿色减塑的理念悄悄融进了渔村的烟火日常,让实践队队员与村民的情谊更加浓厚。


村民参与“旧塑换蔬”活动


02 旧塑换新赋巧思,循环创意绽新颜


旧塑换蔬”结束后,“渔光同行”实践队员们回到实践基地,将换来的回收物变身为“旧塑焕新”的创意素材,转眼这里成了 “旧塑焕新” 的生态工坊。队员们延续着绿色赋能、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将塑料瓶经过裁剪、拼接、组合,被巧妙制成一件件富有设计感的立构产品;玻璃瓶被仔细清洗、绘画,摇身一变成了精致的花瓶,简约又雅致。这些带着澳角村气息的物件,都是循环利用的生动注脚。


旧塑焕新”创作照片


渔光同行”实践队员们在动手实践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创想。大家深切感受到,从海边捡塑到澳角村里换塑,从单纯清理到创意改造,正是这一步步的努力,让“回收物品”逐渐蜕变成了“宝贝”。这些即将用于“光合新生”义展的作品,不仅是环保行动的延伸,更让“循环利用”的理念有了可触可感的形态


【此处插入图片5:“旧塑焕新”成品展示


03光合新生融绿意,生态共识聚民心


下午澳角的海风裹着咸湿掠过展台,阳光斜斜地淌过每件作品,“光合新生”义展在沙滩上支起一片绿意。展台上“旧塑焕新”的作品与浪影相映:塑料瓶裁拼成棱角分明的机器人,似在沙滩上守护绿意;莲花灯瓣叶间流转着金光;玻璃瓶打磨的花瓶盛着碎光;贝壳嵌边的相框框住海色,植物滴胶将花叶的鲜活凝作永恒,平展展铺在展台,叶影与枝痕在阳光下格外清晰;鲍鱼壳与黏土贝壳拼成的冰箱贴映着微光,黏土挂坠串起渔乡意趣,明信片上印着澳角特色,透卡、钥匙扣和种子纸书签藏着澳角的讯息——件件皆藏“变废为宝”的智慧,诉说着“珍惜资源、共护生态”的环保心语。


光合新生”义展活动


村民、游客们慢慢踱着步子看展。“渔光同行”实践队员们从滩涂拾塑、村里换塑到动手创作的过程讲给大家听,让“减塑、回收、再利用”的环保理念,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里慢慢传开,凝成守岸护湾的共识。

实践队员们开启直播设备,镜头缓缓扫过每件作品,从塑料瓶机器人的焊接纹路到玻璃瓶花瓶的手绘海浪,一一向屏幕前的大家讲述“从回收物到艺术品”的蜕变故事。“大家看这个贝壳相框,贝壳是我们在“捡塑慢行”活动中从礁石缝里拾来的,原本被海浪冲得支离破碎,现在和回收塑料拼在一起,反而成了澳角海湾的缩影”。这场沙滩上的义展,通过科技的触角延伸到更远的地方,让“减塑护海”的理念跨越山海,触达更多人的心田。


实践队员直播“光合新生”义展数据


这场“光合新生”义展就像条纽带,把澳角村日常和环保的初心拧到了一起。大家看着这些从回收物里 “长” 出来的作品,心里都明了:践行绿色生活,是藏在 “减塑” 的每一次自觉里,藏在 “焕新” 的每一份坚持里,是一个人人可及的行动,让 “护海守岸” 的共识,在目光与作品的相遇里,慢慢长成扎根心底的绿意。

光合新生”义展活动展览


04青春躬身行实践,渔光携手筑未来


朝阳里摆开“以塑换蔬”的摊子,村民拎着塑料瓶换走绿植、蔬菜;午时“旧塑换新”,将回收的废材改造成精巧展品。从交换时的笑语到改造后的惊喜,今日实践让“绿色赋能” 有了更实在的模样。“光合新生义展”里,讲透从收塑到创变的故事,让减塑理念自然流淌,恰是“蓝色创新”的生动注脚;村民抚着新成的“碎瓷雕”模型笑叹、游客对着贝壳摆件驻足,为“红色铸魂”添了几分烟火暖意。

这份青春担当终将如潮不息,让“以塑换蔬”的默契化作日常减塑的自觉,让“旧塑焕新”的巧思绽放循环利用的新颜。“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的三色理念,会随每一次塑料瓶的分类回收、每一件回收物的创意改造、每一回与澳角村民的环保互动,在海岸扎根生长。这份浸润日常的环保意识,终将连成守护生态的繁茂图景,让“渔光同行”的故事里,不仅有青春的热忱,更有代代相传的绿色信念,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