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暑期社会实践⑧丨青春聚力绘乡卷,使命在肩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10

  海风轻拂澳角村的礁石。2025715日,是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实践队三下乡的最后一日。潮声里藏着不舍,也回荡着红色基因的回响。

当朝阳染红码头,队员们再次回望这段历程,红色铸魂的初心在灯塔下愈发滚烫。三色乡韵中,那抹红是最鲜亮的底色——它是谷文昌同志把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洲的故事,是渔村小巷深植的非遗传承,更是青年人与这片海的红色约定。离别的汽笛将鸣,而红色的种子已落进澳角的土壤。

实践队队员与村民红色剧演后进行合影

红色宣讲润童心,薪火相传映初心


上午,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实践队走进东山县启慧教育培训机构,为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宣讲。

实践队队员林圳鑫和吴润芳分享了在澳角村的实践经历。他们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对乡村振兴的关怀与指引,强调了村级党组织带领乡亲做好“海”文章的重要性。还介绍了谷文昌同志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感人事迹,以及“寡妇村”那段痛心历史,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和平与统一的珍贵。此外,队员们还展现了关帝文化产业园的非遗魅力,以及澳角村鲍鱼场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实践队队员进行宣讲

此次宣讲,旨在引导同学们学习先辈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队队员与同学们合影留恋

红色剧演展风采,谷公精神永流传


下午,实践队来到了澳角戏园,进行“渔光同行·三色赋能——循迹习行之路,青谋澳角新篇”红色剧演活动。此次剧演聚焦谷文昌同志带领百姓种木麻黄治沙的事迹,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谷文昌精神生动地展现出来。

剧演中,实践队员们全身心投入,生动地演绎了谷文昌同志带领百姓克服重重困难,植树造林的艰辛历程。从最初的一次次失败,到村民们的质疑与灰心,再到谷文昌同志始终坚定信念,不断寻找解决办法,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

实践队队员开展红色剧演活动

当舞台上呈现出漫山遍野的木麻黄茁壮成长,风沙被成功制服的场景时,台下的观众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村民们在欣赏实践队队员带来的话剧表演

这场红色剧演,不仅是对谷文昌精神的一次深情演绎,更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的有力传播,让谷文昌精神在澳角村这片土地上更加深入人心。

红色剧目的余韵尚未散尽,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实践队已带着沉甸甸的相册,在演出现场为前期参与“渔光照相馆”的村民们送上惊喜。一张张定格岁月的照片,映着海风吻过的皱纹,藏着渔村故事的温度。快门凝固的瞬间在此刻流转,红色记忆与烟火日常相拥,让温暖在渔村的夏夜轻轻蔓延。

实践队为村民们赠上精美相框


授牌仪式展新篇,三色赋能启新程


在澳角村村委会会议室,一场意义非凡的授牌仪式正在举行。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圣彤与澳角村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林华忠,澳角村村委干部以及实践队全体成员共同出席了此次授牌仪式。

此次授牌,标志着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实践队“渔光同行,三色赋能”活动圆满结束。回顾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渔光同行”实践队以红色铸魂,通过红色宣讲、红色剧演等活动,传承和弘扬谷文昌精神,让红色文化在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绿色赋能,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用画笔勾绘乡村生态图景,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以蓝色创新为引领,结合海洋特色,开展渔业、旅游业等产业调研活动,以直播方式宣传东山美丽画卷,为澳角村的海洋经济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渔光同行实践队与澳角村村委开展授牌仪式

随着授牌仪式的落下帷幕,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实践队的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也圆满收官于红色铸魂、绿色赋能、蓝色创新的交织之中,为东山县澳角村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实践队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征程未歇,步履不停,未来“渔光同行”实践队将继续发光发热,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