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彩福韵・非遗新声|2025厦门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大漆非遗技艺探寻之旅

发布者:张付新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12

2025厦门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深入非遗大漆技艺探寻之旅

7月4日,厦门工学院“漆彩福韵”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漆研堂工作室,继续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简称“福州大漆”)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

01

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 2025 ·

在工作室,实践队体验大漆螺钿镶嵌工艺。螺钿镶嵌是福州大漆工艺中的一种传统装饰技法,通过将螺钿(贝壳薄片)镶嵌在漆器表面,形成精美的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非遗传承人林维惠先生向实践队成员详细讲解了螺钿镶嵌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队员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制作过程,从绘制图案、裁剪螺钿到镶嵌与打磨,逐一完成各道工序。尽管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但在林维惠先生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逐步掌握了螺钿镶嵌的基本技巧。通过亲身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精细与复杂,也更加敬佩非遗传承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体验感悟

1


朱露琪

这次体验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大漆螺钿工艺的复杂。之前看成品觉得就是贝壳贴上去,自己动手才知道完全不是那回事。光是挑选和初步处理贝壳片就很费工夫,形状大小都得合适。用镊子把贝壳片贴到涂了大漆的底胎上时,对位置、空隙的把控也要很精准,手要特别稳,稍微一抖位置就偏了,老师说后面还要反复上漆、打磨很多遍才能完成一件东西。整个过程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好的螺钿工艺品那么珍贵。本次体验对手艺人耐心和细心非常佩服。

2


黄棋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慢工出细活。就拿我在杯子上设计的那朵小花来说,从花瓣的形状、大小到排列,都得精心设计,稍有偏差就不好看了。整个体验下来,心里满是成就感。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漆工艺品那么珍贵,这背后全是匠人日复一日的耐心与细心!


3


张瑞泽

在漆研堂体验螺钿镶嵌,才知道贝壳如此薄片如此易碎,稍用力就裂了。在设计底胎图案时,想要如何才能在小小的杯子上做出好看的图案排版,此刻才明白,传统工艺那份震撼的美,全藏在日复一日、一遍遍耐住性子的细微操作里。

4


苏嘉祺

我觉得贴螺钿的过程挺有意思的,有点像在完成一个精细的拼图。需要观察贝壳碎片的形状,想怎么把它们组合成想要的花纹,考验眼力和手的灵巧度。虽然我贴得不算很平整,图案也有点简单,但看着自己一片片贴上去的贝壳片,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知道了它还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觉得挺神奇的。整个过程虽然有点挑战,但完成一小块后还是挺开心的,也让我对这种工艺更感兴趣了。


左右滑动查看



02

聆听传承者的故事


· 2025 ·


非遗传承人林维惠先生作为福州大漆技艺的重要传承人,长期致力于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此次采访,队员们对福州大漆技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


03

匠心传承,青春赋能


·2025 ·

实践队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林维惠先生与亲身体验传统工艺,进一步加深了对福州大漆技艺的理解与认知。采访让队员们对非遗技艺的历史与传承有了系统的认识,实践则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挑战。通过此次活动,它不仅让实践队成员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1

END

1


编辑|苏嘉祺

初审|林溪顺

终审|陈龙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