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深植乡土,向阳而生 ——广告学子李林静的融媒体成长之路

发布者:陈龙华发布时间:2025-07-12浏览次数:11



校友故事


深植乡土,向阳而生

广告学子李林静的融媒体成长之路

#10

●●●



校友介绍



姓名:李林静

年级专业:2018级广告学

就业单位: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校友 · 事迹

2018年,蝉鸣悠长的夏天,我拖着行李箱走进厦门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表上排满了设计、传播学的课程。那时未曾想到,四年后我会用镜头语言,在普洱记录时代的声音。

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普洱市,思茅区融媒体中心的岗位让我眼前一亮。这座位于茶马古道源头的城市,保留着边地文化的厚重感,涌动着新媒体时代的创新活力。面试时,我带着在校期间积累的视觉传达知识、品牌策划经验、短视频制作等技能知识,成功叩开了媒体行业的大门。

入职首年,我经历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换,策划卫健局系列报道时,将在学院广告课上学到的叙事技巧融入新闻文案,让文字更具吸引力;天未亮时抵达活动现场,用镜头记录普洱的成长轨迹;在报道普洱茶咖两大支柱产业时,运用品牌传播知识,精心打磨作品,使其得以在新华社、学习强国、人民网等权威平台上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普洱的魅力……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广告创意能力,更是一种用专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在新闻行业的三年时光里,我参与的乡村振兴报道、民族文化传承专题等工作,本质上都是一种独特的“广告创作”。我们以新闻语言为笔,描绘城市故事;用媒体力量为翼,推动社会进步。每一次报道,都是对家乡发展的深情礼赞;每一篇作品,都是对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

基于不算太长的工作经历,愿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三点感悟:

保持跨界思维。广告学的核心在于“连接”,将不同的元素、领域紧密相连。在融媒体时代,这种跨界连接的能力愈发珍贵,它让我们能够突破传统界限,创造出更具影响力与传播力的作品。

保持学习思维。当下,媒体融合的浪潮汹涌澎湃,与时俱进的能力成为我们立足行业的关键。爱阅读、多阅读、善阅读,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在当下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与创新力。

珍惜实践机会。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未来职场的精彩预演。在这些实践中,我们不仅能够锻炼专业技能,更能积累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厦门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将于2026年迎来建院10周年。十年栉风沐雨,这里见证了无数青春的绽放。继续教育学院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生命力。就像普洱古茶树,既要深植土壤,也要向阳而生。

愿每位继教院的学子都能带着学校的馈赠走向远方——当我们用专业服务这片土地时,就是给母校最好的生日礼物。期待下一个十年,能共赴新的山海。



李林静的成长故事,展示了专业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技能本身,更在于将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用所学服务家乡、推动发展;校园里积累的能力与思维,能成为职场中扎根生长的养分,而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会让专业力量更具温度和力量,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

To be continued...

●●●


往期

回顾

#01.校友故事|高山村的“归巢人”,杨梅香的山乡逐梦

#02.校友故事|梦想照进现实,何俊贤的创业征程

#03.校友故事|立足专业,黄家宝的编程技术与教育征程

#04.校友故事|以校园为基筑职场高峰,赵雅婷的职场奋进路

#05.校友故事|扎根港口行业,陈洋的成长历程

#06.校友故事|扎根雪域高原,林海滔的创业征程

#07.校友故事|从学霸到创业者,郑紫嫣的电商征途

#08.校友故事|教育梦,林凡淇的人民教师传承之路

#09.校友故事|从校园到职场:陈俊娜的多元成长之路

—END—


排版:黄棋

初审:张付新

复审:张伟清

终审:陈龙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