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现有1个大类课程教研组——英语类专业课程教研组(商务英语、大学英语),2022年新增日语专业教研组,拥有2个研究所——英语交际与应用研究所、双语与翻译研究所,1个语言实验中心,1个经济管理实验实训基地,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2个工作室——国际贸易工作室、跨境电商工作室,1个综合办公室。
大学外语教学方面,学院负责全校近万名本科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工作。实施“基础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基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滚动式”分级教学和以学生英语能力产出为目标的“模块化”课堂教学为特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按需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各国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专业设置方面,学院设商务英语和日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以新外贸人才培养为教育特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国际商务管理知识,具备英语实践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与创新能力,能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英语基础扎实,商务技能娴熟,能说、能写、能做”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该专业教师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外籍教师和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占40%以上。该专业采用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专业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日本社会文化,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与创新能力,能运用日语从事外贸、翻译、教学、管理、外事等工作,“日语基础扎实,商务技能娴熟,能说、能写、能做”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本专业设置国际商务方向,以新外贸人才培养为教育特色,在着力培养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同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让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更具备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互联网+外贸”新业态对创新型外贸人才的需求。学院与日本高校建立“2+2”“3+1”的人才培养模式,铺设“开云体育注册 入学,日本高校毕业”的求学之路;学生也可在大学四年选择参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短期留学项目赴日本留学半年或一年。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40%以上;具有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名校留学、访学或进修经历的教师占50%以上,聘请行业导师、创业导师和特聘专家10多人,形成一支毕业海内外各名校、学缘分布广泛、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师资队伍。学院教师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获奖200多次。黄小萍教授荣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徐莉华教授当选福建省人文社科成果评委,邱能生教授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和“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黄颖思副教授荣获厦门市教育系统师德奖,同时主持的《大学英语(一)》获批福建省线下一流课程。张岚副教授主持的《人文社科英语》获批福建省线上一流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喻新宇副教授主持的《科技英语》获批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实验室建设方面,近年来,学院设法筹集经费用于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已初步建成功能齐全、数量充足、性能稳定的外语教学与商务实训设施。现有语言实验室11间,共495个座位;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面积175平米,设有含数字嵌入式会议发言+同传系统的同声传译设备,可作为交替口译及会议口译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场所;经济管理实验实训基地1个,包括商务综合实训室、综合业务仿真实训室、跨专业综合实训室等,总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根据专业课程需求,还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软件,总价值达1000多万,实现了具备仿真化、集成化、实景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室。这些现代教学设备为师生更便利地进行外语学习和商务实训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院秉承学校“明志、博学、修身、力行”的校训,在“百年名校、百年树人”目标的指引下,按照博雅教育培养模式,开拓进取,励精图治,为推动学院更高、更快的发展不懈努力。